孩子說謊其實是很普遍的現象,約有9成的孩子都會說謊,尤其在成長過程中,這是他們探索世界、學習社交的一種方式。然而,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,孩子在12歲左右達到說謊的高峰期,之後才會逐漸下降。許多父母在發現孩子說謊時,第一反應往往是震驚、失望,甚至是憤怒。但是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孩子說謊背後的原因,以及我們如何以正確的方式來引導他們。
孩子為什麼會說謊?了解動機才能對症下藥
孩子說謊的原因有很多,並非單純的「學壞」或「品格不好」。了解孩子說謊的動機,才能有效地幫助他們改掉這個習慣。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原因:
- 逃避懲罰: 這是最常見的原因之一。孩子害怕因為犯錯而受到責罵或處罰,因此選擇說謊來保護自己。
- 博取關注: 有些孩子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,會誇大事實或編造故事。他們渴望被看見、被重視。
- 滿足慾望: 孩子想要得到某樣東西,但知道直接要求可能不會被允許,因此會用謊言來達到目的。
- 區分現實與想像: 年紀較小的孩子(特別是3歲以下),有時難以區分現實與想像,他們所說的「謊言」可能只是他們豐富想像力的一部分。
- 保護他人: 有些孩子為了保護朋友或家人,會選擇隱瞞真相或說謊。
面對孩子說謊,父母應該怎麼做?正向教養的四個關鍵
當我們了解孩子說謊的動機後,就能以更同理的心去面對,並運用正向教養的技巧來引導他們。以下是四個關鍵原則:
- 保持冷靜,避免情緒化的反應: 發現孩子說謊時,父母的情緒很容易受到影響。然而,生氣、責罵或貼標籤只會讓孩子感到害怕和反抗,並無法真正解決問題。因此,保持冷靜是處理孩子說謊的第一步。
- 創造安全的溝通環境: 讓孩子知道,即使他們犯了錯,也可以誠實地告訴父母,而不會因為說實話受到嚴厲的懲罰。建立信任和開放的溝通管道,才能讓孩子願意說出真相。
- 著重於行為,而非人格: 不要用「你是個騙子」、「你就是愛說謊」等話語來否定孩子的人格。而是將重點放在孩子說謊的行為上,例如:「我發現你說的話和事實不太一樣。」
- 引導孩子思考後果和解決方法: 幫助孩子了解說謊的後果,並引導他們思考如何彌補或解決問題。例如,如果孩子因為打破花瓶而說謊,可以引導他們一起想辦法清理碎片,並學習如何承擔責任。
正念育兒的觀點:培養孩子的誠實品格
除了正向教養的技巧,正念育兒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引導孩子。正念強調覺察當下,不帶批判地接受事實。在面對孩子說謊時,我們可以運用正念的態度:
- 覺察自己的情緒: 當發現孩子說謊時,先覺察自己內心的情緒,避免被情緒左右。
- 同理孩子的感受: 試著理解孩子說謊背後的動機和感受,給予他們支持和關懷。
- 培養誠實的價值觀: 在日常生活中,以身作則,展現誠實的行為,並透過故事、繪本等方式,向孩子傳達誠實的重要性。
孩子說謊是成長過程中常見的現象,父母不必過度焦慮。重要的是,我們要以正向、溫和的態度,引導孩子學習誠實,並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。透過了解孩子說謊的動機、運用正向教養的技巧,以及融入正念育兒的觀點,我們就能有效地幫助孩子培養誠實的品格,也能建立更堅固、更和諧的親子關係。
#正向教養 #正念育兒 #孩子說謊 #親子關係 #親子溝通 #育兒技巧 #教養方法 #孩子誠實 #幼兒教育 #媽媽經 #爸爸經 #育兒日記 #親子教養文章